第167页

李絮琢磨琢磨,这样也不错。都是男孩子,要放养的。这会子,四爷觉得几个月就回来了,最慢年前也有结果了不是?李絮却记得这场科场舞弊案,貌似查了一年多来着!不过四爷肯定不用一直呆着就是了。

于是几日后,四爷亲自将五个小儿子送去畅春园,并辞别了康熙,准备上路了。

一行人,走的不算快,十来天到了江宁。

早有官员将四爷十三爷的住处安顿好。挨着的两家,都是别院。因是在外头,四爷的起居和李絮在一处。对此李絮很是喜欢。四爷笑她好几次。

到了江宁,四爷就上折子请安,并告知康熙这边事情的进展。

四爷只是督查,监工那一伙的。实质上并不能对官员做些什么。只是防止他们继续作恶罢了。

第一次会审,两江总督嘎礼,江苏巡抚张伯行奉旨陪审,四爷十三爷一旁旁听。副考官赵晋当堂供认受贿黄金三百两。阅卷官王瑜,方名也供认徇私舞弊。将卷中做了暗记的几人点了举人。三个考官当场被革去功名,收监看管。

本来,只要取了被点了的几个举人的口供取了,查清受贿钱财就能结案。不料森讯行贿人员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行贿人程光奎,吴泌被带进来的时候,四爷就皱了眉,这样畏畏缩缩的人,怎么能读的好书?果然,两人连三字经都被不顺。百家姓都写不出。张伯行怒道:“二等行贿多少?才买来这功名?”

程光奎如实招供:“回。回大人,小人出了黄金食物锭,每锭二十五两。”吴泌跪地,也忙道与程光奎一样。

张伯行怒斥:“赵晋收了十五锭,另外十五锭金子哪去了?”程光奎支支吾吾不敢说。张伯行瞅了一眼四爷,又问:“你二人的贿金可是亲手交给赵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