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姑娘衣服上有墨水印儿,脸上有书卷气,那她应该是在读书啊,怎么到这儿卖菜来了。
并不是读书的人就不能卖菜,而是按这姑娘的年纪,正常来说她应该已经高中毕业了。如果还在读书的话,应该是上大学。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待遇好,国家有补贴,虽不能多阔气吧,养活自己是足够了,不至于非要不情不愿的来菜市场凑热闹。
“这灰灰菜真新鲜,包饺子一定香。”三奶奶一眼看上那筐野菜了。
齐郁杨客气的问了问灰灰菜怎么卖,然后跟那姑娘商量,“我这菜篮子已经满了,再拿这个不方便,你能帮我拿到家里吗?离得不远。”
“可以,可以。”姑娘慌乱紧张又喜悦的点头。
旁边有个油滑的中年人说怪话,“你也不问问人家要几斤,你就给人家送菜。要是大老远的跑一趟,就卖了一两斤,你不是赔了?”
姑娘埋头搬菜筐,不理他,那中年人的菜不新鲜,还有两三筐没卖完,阴阳怪气的说个没完,齐郁杨不耐烦,微笑道:“她这筐菜我全要了。”
中年人张嘴结舌,怪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周围的菜贩一片笑声,全是笑那中年人的。
姑娘跟着齐郁杨往外走,感激的低声道:“你需要多少就要多少吧,买多了你用不着,会很浪费。”
齐郁杨哪在乎这几个小钱,“我是真的需要。我有几家邻居,平时关系挺好的,经常互相送些吃的喝的。她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爱吃野菜,这灰灰菜我一小半自己,另外那些送人,还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