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蘅在笑,甜蜜蜜的歌声在回响。
在书里,余清蘅的人生就是一首“甜蜜蜜”。
她在娘家、婆家都得宠,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余清蘅是有几分本事的,比如说她奶奶余老太一直重男轻女,可余清蘅就是能让余老太喜欢、偏爱,对她和对几个孙子差不多。
余家五个儿子是以“仁、智、礼、义、信”做名字的。余家几个孙子,之前的小名都很有乡土气息,分别叫柱子、二小、狗剩、铁蛋。余清蘅和家里人商量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给余家孙子的名字改成了乐山、乐水、乐渡、乐岚。余老头余老太欣然点头,可见余清蘅在余家说话多有份量。
这真是女主待遇了。
而原主和女主相比,遭遇就让人同情了。
原主的母亲余小妮,是余清蘅的亲姑姑。也就是说,原主是余家的外孙女,余清蘅是孙女。
余小妮是余家最小的女儿。余小妮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可有可无,但小妮多年前的一件善举,改变了余家人的命运。
余小妮曾救过一位“臭老九”,这位“臭老九”姓顾,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家学。他恢复名誉后为报答余小妮,推荐余小妮和余小妮的丈夫齐铁庚进城当了老师、工人。这下子余家可炸了,余老太亲自出面,苦口婆心的劝说余小妮,让余小妮把当老师的名额让给了余家五儿子余信,而齐铁庚那个工人的名额,则落到了余家大孙子余乐山的身上。
余家一下子出了个老师,出了个工人,两个吃公家饭的人,余家村上上下下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