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古代,可不兴年轻男女们直接见面相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由媒婆们互相串联起来、互相介绍,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说是完完全全的盲婚哑嫁也不至于,但也绝算不上什么互相了解、互相接触。有时候,全靠媒婆一张嘴,在男方女方家互相劝和着、才成了一门门的亲事,有好有坏。

周念夏在这一阵子就深受其害。在这样的氛围下,周念夏也被各方伯娘、叔婶们安排着历数周边村落各家各户的小伙子们,周念夏只感觉自己已经能把方圆十里几个村子,所有适龄的未婚男青年都数一个遍了。由此可见,周念夏这是听媒婆来介绍了多少家。

其实也不是周念夏挑剔,而是周念夏这家境不得不挑。

无父无母的家世定然会被男方先挑剔一番,这在挑选未来儿媳的标准上可不是一件什么好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女儿只有受着其母亲良好的教导,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合乎规范的儿媳标准。

周念夏在这一点上,就直接的输给了很多户人家,好在世道混乱,这两年出过事的人家不计其数,大多看得开的,人家也就不在意这么一条了。而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这也是周念夏的一个加分项,就是因为世道艰难,才更需要更加坚强能干的儿媳,周念夏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几个弟妹的事情,也是被旁人看在眼里的,有情有义的特征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值得被人称赞的。

如此一来,周念夏的这个缺点,也就可大可小了。倒是另外一个限制,却是周念夏最大的弊端。

那就是周念夏的弟妹年纪还小,上头没有父母,作为长姐的周念夏在很场一段时间内还会花费精力在娘家的弟妹身上,因为周念夏的弟妹还不足以顺利的照顾自己,显然还需要周念夏的看顾,甚至因为这,周念夏嫁人的地点必然不会离大柳村太远。

这也是周家一群长辈们的共识,作为旁系的亲戚,一时帮衬一下还行,可谁能平白无故的白白帮人家养孩子,再说了,这群小孩上面还有一个长成的大姐在呢。

这一点,不必明说周念夏也心知肚明,而周念夏也向来是一个清楚了解并且勇于接受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的人。

在她穿越过来那一刻开始,她就清楚的知道这三个小萝卜头就是她的弟弟妹妹,而她需要照顾好他们,至少在他们各自能独立养活自己之前。

嫁娶之事就和市场上买东西一样,都是需要货比三家的,虽然这比喻很不合适但却非常恰当。周念夏这一方在挑选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挑选着,她已经习惯了。

尽管心里有着委屈,到底周念夏也分不清自己现在是期待居多、还是逃避占了上风,总之矛盾极了,但是好几世的感情不是说能放下就能放下的。

有时候周念夏都想着,若是真的就此错过了,那就错有错招,只当自己真正的来了一个重新的世界、重新开始,那样等她抹去一切记忆之后回到现实世界,也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可惜,命运似乎一直期盼着他们相逢,这一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