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此次一起的都是大柳村一个村子里的人,众人在村口遥遥望着自己家的位置,眼中满是不舍与留恋,实际上,除了必带的粮食物资外,自家人的身份证明与家中钥匙都被藏在最隐秘的位置,所有人都期待着回来的那一天,不管那一天会有多远。
大柳村作为一个周、王、张三大姓混居的村子,村长一位也向来都是三个姓的人轮流来的,现在正轮到在位的这位村长正是张家人。
尽管作为村长,但这位张村长,尚且年纪不够大、经过的事也不够多,加上头顶上还有三大姓的各位族老们压着,所以张村长平日里在村里并不能全权做主。也就管着村里日常大小的事务,更多的,是作为各位族老们意见的一个传达者和执行者。实际上现在他心里也虚着呢。
但是这次逃荒,事情又有所不同。
怎么说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事实上能当上族里族老的,不管是年龄还是辈分都足够高的了,平日里见多识广自然有其阅历深厚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整个的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人,甚至可能不如一些小孩子,而这也成为了这次逃荒中最大的劣势。
不用想也知道,这次的逃亡不会太过轻松,一路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这一路,不只是争脑子、争粮食,更是争体力的一场难关,且不知最终目的地在哪。这个劣势足以击败,可没有人提出异议。
人们都看得很明白,可谁也没有说些讨嫌的话。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没有几个老人、几个小孩的,他们辛苦奔波不就是为了一家子能在一起好好的嘛,谁能狠下心抛下自己的家人呢?若真的全凭理智行事,那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
不得不说,周念夏选择一直在大柳村生活,甚至冒险去提点女主张菁华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古代,一群良善淳朴的族人绝对是她们一家四个小孩子最好的依靠和依仗。
至少,直到这临出行前,村人都是对他们颇为照顾的,尤其周家的长辈们还特意前来指点过她,走时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一路上又要如何如何听话等等,但凡是一路上需要仔细的都给讲明了,这周全的考虑也是真心实意了吧。
可能其中多少,是因为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的缘故,毕竟不论是何年代,传宗接代都是人们心目中顶重要的大事了,只要有男丁,他们一这房就能一直存在。对此原因周念夏并不介意,事实上她一直认为,受了多少的优待,就得还回去多少,不管是对外人还是自家人都是适用的。她更不会因为性别之分而对下面的弟妹有所偏颇。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但人对她好、她就会还回去,这也是周念夏教导下面三个小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