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夏的话明显意有所指、意味不明,但是其深层含义又没有非常清楚的说明白。再加上在她的印象中,周念夏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孩,又哪来这些奇怪的言论呢?她实在不明白周念夏这句话的意思。

未来的富贵荣华能否重新选择姑且不论,所谓的饥荒对方又是如何得知?周念夏表现出来的是明显知道很多的样子,这与她一贯的形象十分不符。更何况,谁又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呢?

女主也不是个傻的,当即很快就把周念夏刚才说的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情,串联成为以自己为中心的可能性。

如果这件事情都是将来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么这一切就都有了说法。

可是想明白后,她只觉得更加惶恐。

————-

周念夏口中的两件事情,如果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就有了非常清楚的逻辑。很明显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灾荒,更确切的说,是饥荒。

饥荒、灾难、吃苦受罪、再到最后的荣华富贵,难道就意指这次可能会有的灾荒吗?

村里的老人也就大概有个猜测提醒,这样的提醒也不是第一次了,基本每隔几年收成不好、天气干旱的时候,村里老人都会来叮嘱两句。

这叮嘱的话多了,虽然是一番担心关切之意,但被吓唬的多了,村民们就更加不拿这个当一回事情。人人都以为灾难离自己很远,却不知道悲剧随时可能降临。

但是缘何对方如此肯定,又为何要到她面前来提点一二。这么大的事情,对方凭什么觉得能让自己相信,这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但是周念夏最后一句话的态度是那么的郑重其事,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严肃到让她觉得心里发慌,更是让她觉得忐忑非常。

但古人有句话讲得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种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相信对方,有备无患方是正理。未雨绸缪、用最坏的态度,来想象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只是这么一来,张菁华就要相信周念夏所言的饥荒,这个事实更是让张菁华心焦不已。

张菁华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与身边其他人都不同了。

当其他小孩子还在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的时候,张菁华就能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天上鸟儿飞过留下的痕迹、看着太阳的东升西落、看着雨后的彩虹,甚至地里一亩收成多少如何增产的问题。

她思考过很多很多,但显然大多数没有结果、也并无用处,但她喜欢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