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那一箱箱的珍贵器物、布匹首饰如流水一般流入周念夏的院子,所有人都看得见周家当家人对这个回归女儿的宠爱。

如果非要周念夏说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只有这段时日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学习课程了。几乎没有过哪怕一天休息的时间,每日上、下午都会有相应课程,甚至晚上还要完成课业,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唯一庆幸的就是,周念夏不是第一次学习这些,加上成熟的心性,也还能忍受,也知道周母是为了自己好,这才会毫不埋怨的执行,且还执行的相当不错。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大小姐,她的身份本来就会受到外界的质疑,这是不可避免的。周母现在做的就是尽量将她的短板一一描补,将这本应该近十年学习的内容、一股脑紧压缩着让她学习,这是为了她好,她知道。

周母见了,只有满意的份,人贵在自知,更难得的是知道自己的弱处一一改善,周念夏这个女儿的表现她满意。所以才会有那些奖赏,既是弥补、也是夸赞。

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是心疼亲闺女的,可同时,另一方面,为子女则计深远,作为一个当家主母,她自然知道与自己门当户对的人家挑选儿媳的标准,若是不抓紧练习,周念夏日后只能低嫁,这是周母和周父都不愿意看见的。被迫低嫁和爱女低嫁,那身份地位可不一样。

所以在周念夏勤勤恳恳上课,且学习成果还不错的同时,日常刷刷周家其他人的好感度,短短一段时间,竟也能在周家过的如鱼得水,底下人见这乡下来的大小姐如此受宠,态度也都更加恭敬。

周家上、下皆如此和善,周念夏感觉很好,尤其她好好学习那些技艺,周母对她也没有别的要求了,她日子可不就舒坦了嘛。

—————

所以,当听到周瑶箐要回来的消息,周念夏的脸瞬间就黑了,不是害怕被夺走宠爱,而是前一阵子对方的行为她可没有忘记,太膈应了。

在周念夏的想法里,她们俩即使没有仇,可到底身份尴尬,又是天然的竞争者、同一份资源的争夺者,只有井水不犯河水才是最合适的度,哪里适合当知心小姐妹呢。

不知这次回来,对方是否会改变做法。

要说周瑶箐没有察觉到周念夏的抵抗,那是不可能的,可到底当时她的现状堪忧,这是她能想到争取她的养父母好感的最好办法,才不得不如此。

论心里话,周瑶箐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小姐,何曾这么委曲求全的讨好过人,难道心里就不委屈吗?

好在周母在上面镇压,两个做女儿的也不敢出幺蛾子,只好生生的相处着。

不过让周念夏诧异的是,周瑶箐这次回来就像是突然想通了一样,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与周念夏井水不犯河水。

可见,这一个多月出去也没有白待。至于周瑶箐当然没有想通,自从抱错这件事发生,她就没法想通,她的一生就此改变,就像脱轨的火车哪里还有回到正轨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