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的日子他过的太多、现在反而开始怀念那些平淡的日子,或者是因为有了夏夏的陪伴吧,他想。

————我是考试过程省略一万字的分割线———

考完试,结果出来还需等上一段时日,众人自然都得留下来耐心等待。

自认考得好的,自是轻松;自觉考得不好的只埋首房中、继续潜心研读。

而周念学两人,则准备乘着这机会在京城这盛地游玩一番、见识下京城的风土人情,毕竟以后不论是选中为官、还是落榜重来,怕是短时间内都没有办法有如此悠闲的心态来游玩了。

至于周念瑾和庄子瑜夫夫,自是夫夫结伴出去逛了。

而且,私心里,周念学也想在京城里买些特产回去给妹妹,哄一哄小妹。他可是看得清,前一阵子妹妹可是被母亲折腾的不轻。

而心里觉得很无聊、但还是坚持一路陪同的卢淮,心说总算找着了机会,他一路这么配合,不就是为了某人嘛。

误把别有居心的狼崽子、当做知心好友的周念学浑然不觉,甚至一路上听从对方的建议买了不少东西。都是以卢淮对周念夏的了解程度,对方一定会喜欢的,就是有点惋惜不是自己亲手送的,真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典型了。

吃吃、喝喝、逛逛又是一周,考试的结果也出来了。

成绩出来,果如卢淮预估的,中不溜秋的位置,他很是满意;巧合的是,与周念学正是前后脚,也是缘分了。

倒是庄子瑜,在二甲稍前面一点的位置。

不过进士的名词,除了一甲三名和二甲第一属于有名有姓的,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外,二甲其他位置差别并不大。

当然周念学对自己的名次也很是满意了,正如周父说的,闭门造车的他,其实对很多民生、政令都不大了解,空有一肚子理论知识却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是他的一大弊端。

而民生、民情也是日后走上为官之路必修的功课,作为一个书生可以不知百姓愁苦,但若有意做一个为民着想、称职的好官,却是不能够的。

考中进士的喜报是直接送到暂居的客栈的,与此同时,京城往地方的喜报也由经各个驿站传到地方官府,再排到各家。

消息传到庆城时,周家和庄家的兴奋自不必提。

京城的三人也不再出去闲逛,而是开始准备殿试了。

殿试过后便是琼林宴,即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殿试确定名次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天子作席,这也是进士学子能被称一句天子门生的原因。

三人期望也不高,殿试中能保持住现有名次即可。至于前四,基本是由世家包揽的,这是天子与朝臣心里默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