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厅中窃窃私语声响起,周爷爷及一众长辈都低头不语,只有周奶奶已经伤心的抹起泪来,却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厅中才慢慢安静下来,周爷爷于是询问四个儿子,这个分法是否有谁有意见。

周家大房自是没什么说的,二房两口子虽老实,却无奈下面有个故作天真懵懂的女主故意问,为何四叔家能多分一份,难道他们在家干农活的儿子便是比去读书的儿子低上一等不成,三房两口子则顺着周五丫的话头叫起了屈。

一时间闹闹纷纷,周父脸上也显出了为难之色,见此,周母心中定了定,打定主意这“便宜”他们是沾不起的。

于是走到堂下见了礼,说道:“公公婆婆,原本这样的场合,儿媳是不该多言的。但奈何如今竟因他们四房的原因惹得二房和三房哥嫂不快,本就不该,何况这么多年受父母养育栽培之恩、哥嫂照顾,幸有几分运道考中了秀才,好歹不辱没家中的栽培。多分的这一份家产,本就不是他们应当得的,为了家中和谐,希望公婆取消这一份优待,他们四房愿与二房、三房一样分配”。

这话一出来,不论周家爷奶,村长族老,还是周家四房人,俱是一振,显然没料到周家四房这一出。

周念夏很是欣慰,不枉费自己在娘亲面前多次提及村中留言和名声的重要性,好在周母不是个蠢笨的,及时想通了、

短暂思量片刻,周爷爷也同意了这个分法,只是还是问了一番周父意见,周父自是表示自己愧受这份优待,希望与二哥、三哥同分家产云云。

于是,最终周父拍板定下来,周家家产分为八分,周家老两口占两份,大房占三份,二房、三房、四房都占一份。在村长及几位族老的见证下,周家勉强算是平和地分了家。

终究,周家分家一事就这么落下帷幕。

周家一大家子基本都很满意,周念夏也很满意,倒是女主周芷颇有些不上不下的滋味,仿佛一口气打在了棉花上,只让人无处着力。白瞎了她使得那么多手段,一点用处没派上,对手自己轻轻的就同意了。

既分家之事已定,周爷爷便吩咐各房回屋修整一下,晚上在正屋吃一顿分家饭。预备第二日起,各房的锅灶就直接分开了。大事上都分清了,也免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计较起来了。

众人自是无异议。

这一顿晚饭倒是吃的难得的轻松,或是没有了利益纠葛,兄弟妯娌间多年情分又回温了些,颇有些和谐的气氛,比前一阵子年节是那压抑的气氛好多了,这么一想,多多少少有点难堪。

至于众人心底如何想,就不在周家爷奶考虑范围内了,总归这家已经分了,他们这爹妈也是做到一定份儿上了。

后面日子过得如何,全看各房自己本事,他们老两口老了,也替不了子女操心了。

只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周家分家内幕到底在村子里传开了。不仅前世贬低四房的言论没有了,反而隐隐有了些赞扬之意,说不愧是读书人,知书明理,孝顺父母、友爱兄长,不贪图钱财等等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