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妹,朕听说你又寻了个长史?”皇帝难得多问了一句,却也不算私事,因为公主府收拢的人才最后大半都入了朝堂。便如公主府之前的几个长史,如今都已经入朝为官了,所以皇帝问这一句,大抵也是在提前过问将来的朝臣。
明达这次却没如往常一般爽快的回应,与自家皇兄举荐自己新发现的人才。她闻言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才敷衍道:“还未定下,且要等些日子再看。”
这话太敷衍,皇帝知道的可不是这样——公主府的属官虽然是由明达自行做主,可到底也是朝廷的正经官职,别的王侯公主麾下属官更是要由朝廷指派。是以公主府要添一个长史,自然也是要去吏部报备的,否则明达写的征辟文书也不过是废纸一张。
公主府的事,皇帝轻易不会插手,可这都已经报备过的长史要跑了,他自然也不能无视。于是难得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问道:“怎么回事,还有人敢拒绝你不曾?”
明达想了想,也懒得瞒着,便道:“我已将征辟文书予她了,但她今次秋闱却又中了举。”
皇帝没明白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在他看来公主府的捷径显然要比科考更容易出头,这些年考中进士的也有不少想入公主府镀金,就更别提一个小小举人了。不过明达既然这么说了,与他而言也有方便,当下便说道:“那人是谁,朕命人将她考卷取来看看。”
明达也想看看唐昭究竟写了怎样文章,为何这般还能中举?当下也不隐瞒,将唐昭的信息与一旁的内侍说了,后者听完立刻退出宫殿吩咐去了。
兄妹俩不会将时间都放在这上面,商量着又处理起了正事。约莫大半个时辰之后,派去贡院取试卷的人才终于回来,也带回了唐昭三场考试的试卷——不是贴在贡院外的誊抄版,而是被贡院封存的原版,连带着草稿都有。
皇帝放下政务来了兴趣,结果试卷后随手一番,正好便翻到了最后几页。他看到试卷上略显凌乱的字迹一怔:“这……”
明达也看到了,便在一旁解释道:“第三场考前臣妹遇刺,是她救了我,也因此伤了手。”
皇帝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朕不是说这个。”
明达疑惑,又看了眼试卷:皇兄总不能一眼便将这张答卷都看完了吧?
皇帝对上妹妹疑惑的目光,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还是被他咽了回去——他能说一见这潦草字迹就熟悉,然后一下子想到了宋庭身上吗?不提宋庭死去多年,他可是知道自家皇妹至今都没将人放下,再提也不过是徒增伤感罢了。
大抵也是存着掩饰的心思,皇帝赶忙往前翻了几页,便见前面的字迹果然是不同的——科举考试没有规定字体答卷,可为了卷面好看,大多数人还是自觉的选择了馆阁体。第三场许是受伤势影响,只能勉强作答,可前两场的时候唐昭也是正经用馆阁体写的,看上去毫无特点。
皇帝放下心来,便不再注意字迹,从头翻看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