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唐谜 书自清 901 字 2024-03-02

“儿遵命。”李瑾月拜下,随即依言起身。

“朕还有国事在身,便先回宫了, 晚些时候,晋国来朕这汇报一下初查的结果。哦, 几位卿家, 也随朕回去罢, 朕还有要事相商。高力士,起驾。”

“喏。”高力士忙上前为圣人领路,圣人大跨步走出了水榭,一众重臣,皆紧紧跟随。

沈绥仔细看了看, 为首的是三位宰相——中书令右相萧嵩、左相太子少傅源乾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光庭。源乾曜不久前刚刚被罢相,只留左相头衔,他的实权由裴光庭接揽。现如今裴光庭大权在握,还身兼御史大夫之职,是可与萧嵩分庭抗礼之人。

三位宰相之后,便是三位司法重臣——刑部尚书崔衍、大理寺卿秦臻、御史中丞李林甫。

秦臻在路过沈绥身旁时,顿了顿脚步,但并未有过多的动作,很快便离去。

待三位司法重臣之后,便是司仪重臣——鸿胪寺卿张九章、礼部侍郎韩休。

此后,还有两位官员,品级较低,但看官服,当是少府监的官员。这些官员本身就是负责勘定圣杯的匠官,因而圣杯失窃,他们多少也被牵扯进来。

最后,有两位披盔戴甲的将领,沈绥认出来了,一位是左飞骑军统领王忠嗣,另一位是右金吾卫大将军杨朔。杨朔是老将军了,昔年跟随皇帝南来北往,立下赫赫功劳,老来就任金吾卫大将军,戍守皇城。这次圣杯失窃,他亦责无旁贷。

王忠嗣是个青年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二十岁出头,比沈绥还要小上几岁。他品阶尚不算高,但因是皇帝收的义子,又与忠王李浚【注】交好,在军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他的父亲是丰安军使王海滨,于武阶之战中牺牲,皇帝疼惜,将他收做义子。此次他之所以在场,是因为死去的那一个什队,是他麾下的兵士。这位年轻人此时的表情显得有些悲愤,一双豹眼圆睁,看着沈绥,然后拱手一礼,拜道:

“请沈司直查明真相,以告我弟兄们在天之灵。”

沈绥郑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