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一路聊着,沈绥始终分散了一半的注意力在后方,多少有些心不在焉。如此行路半日,午间寻了一家道旁店用食。因着有马车在,行路不算快,一行人尚走了咸阳原二十里地,距离第一个落脚点鄠(hu)县,还有大半日的距离,估计得今夜才能抵达。
刚下马,入了座,沈绥就看到后面的双轮伞盖马车已经停下,车帘掀开,无涯跳了下来,随即扶着一袭白衣,头戴帷帽的张若菡下了车。
“我之前一直就注意到后面有辆车跟着我们,这一路方向都相同。没想到车内原来是一位娘子,奇了怪了,这人马单薄的,是要去哪儿呀?”裴耀卿问道。
刘玉成却瞪大了眼,惊道:
“那不是……张家三娘吗?”
沈绥心里咯噔一声,暗道糟糕,怕是,要避不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清明节期间三日连更,明天或后天或许会有加更一章。
从此章开始进入第二卷 ,关于这一章,有两个地方提一下,首先是关于四轮马车的。
1、看到网上有很多言论,说华夏古人不使用四轮马车,是因为造不出来,因为解决不了车子转向的问题。说中国古人不懂轴承,制造不出转向架。说中国机械工艺落后西方,祖先天生不擅长解决这类问题。
我想说,这言论真的太没有水平了。君可知,中国商周时期,就有齿轮轴承了?对于四轮马车转向这种问题,对祖先来说实在太小儿科了。且,四轮马车转向问题,不是看轴承,而是看马车的车宽与道路的宽度。马车本就是马匹带动转弯,在没有车轨限制的条件下,转向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