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不是,这什么意思?”

两位老人摇头。“我们也不懂。但这是她临终吩咐的,写在了遗嘱里。我带您去见律师吧,欠条在律师那里。”

跟着老汉去了律师那里,果然遗嘱是这么写的。支票她带了回去,欠条当场销毁。这么一笔钱就这么进了她口袋。

如果失败,这钱得还。但允许她延期一年。如果她一年前来还,那这笔钱也得还,不过不要利息。唯独她将期限拖延到即将到期才来不用还。

李霞开着车一路思谋,在想老人到底是何意。她没有子女,财产一部分设立了基金,一部分捐献。虽说这钱对于她没用,可这么一大笔她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给自己。而且去年挣了钱先还债,那反而得不到。

回家时满腹疑惑,拿着支票到后院跟公公说这事。这关乎工厂账目,得跟老爷子交代一下。老爷子听完她所言,将支票拿在手里。

“雪中送炭,在考验你的人品和决断。”

“借钱帮我把厂子办起来,然后临走又如此安排。我要不还那肯定有律师起诉,早还的话说明我没多少魄力,但她还免去我利息,这是对我人品的肯定。而如今我将还钱的期限延到极限,说明我是个做事儿的料,所以这钱算她助我一臂之力。”

老爷子点头,这位女士有情意也够理智。他这儿媳也的确够有魄力,一个小小农妇,敢拿着所有的钱买房,投资买商铺,之后果断卖掉商铺投资工厂,工厂一年挣了那么多钱,她没有急着像普通人那样还债,无债一身轻。而是将大部分的收入投入了研发。

李霞:几百万,这时期看来那绝对的巨款,可它贬值很快的,改革开放后贬值最大的几项里就有它。当然得投入研发,只有研发出更好的产品,才能挣更多的钱,工厂才能持续发展。

她一直觉得自己没能力,深怕以后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在孩子们接受的范围内让他们多学东西。她从小就给灌输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要变。孩子们以后应该不会成为那种满足与眼前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