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端坐在会议厅的后排认真聆听。他觉得其中有些问题其实用不着向秦教授这样的专家提问,或者,提问的人也不仅仅是想求得答案,而是珍惜这样一个跟专家交流的机会吧。
秦教授耐心回答了项目组的负责人提出的问题,然后十分和蔼的对着会议厅后排旁听的学生们说:“还有同学想要提问吗?”
许多人都举起手。李云端也举起手臂,但他觉得被秦教授选中的可能性不大。会议厅里人太多了,他混在他们当中也只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样子,实在不起眼。
秦教授点了几个人提问,然后他的目光落在李云端脸上,“这位小帅哥刚才一直在举手。你有什么想提问的?”
这样的机会,李云端自然是不会去跟谁谦让的。他要问的,是试验中一个有关辅助剂融合的问题。
“教材上标注的几种方法我都试过,温度的因素也考虑在内,但是成功率并没有达到书上所说的百分之九十三。我调整了其中两种性能相仿的成分,结果还是不理想。这里是我们的实验记录,请秦教授解惑。”
李云端把他提前打印好的记录交给前面的同学,请他们帮忙传过去。
这个问题他曾经问过谢塘,谢塘的解释是,每个人做实验的时候因为原材料、实验条件有差异,所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但这种辅助剂的融合问题不能圆满解决的话,李云端的新项目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他所知道的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几年后投入使用的某种实验设备,对辅助剂进行更加精确的破壁,但这个条件,现在显然是达不到的。
秦教授很仔细的将他递上去的实验记录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冲着李云端露出一个和蔼的微笑,“这位同学的实验课成绩肯定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