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这倒也不是因为邵奕过来是为了亡这大邵的国原因。

看看前头那些君王,以及剩下那些脆弱敏感的小娃娃,他深切怀疑邵氏的基因是有问题的,继续让邵氏做皇帝那可太危险了。

这制度到时候肯定是要大家一起讨论完善的,他不可能照搬现代社会的制度放在这个时候,那只会是不合时宜。至于他这个初步构想的任期制能不能持续,或者能持续多久什么的……其实也不在邵奕现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毕竟大清亡了之后依旧有人想要复辟,社会制度还是以生产力为基准发展的,若是生产力够了,那些人的想法自然是会被天下百姓们拒绝。

若是生产力不足,在封建王朝时期确实是帝制更加高效且稳定,要不然全世界各个地方在各自封建时期也不会全都是君主制度,因此而重新回归家天下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邵奕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伟人,他不过就是来自现代的平凡人而已,他觉得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借鉴现代社会结构基础结合现实去推行一些举措,能成为未来者前行的一束火炬一盏明灯就已经足够了。

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

“你们尽管学便是,我不会有事的,不过这门学问你们能学多少,最后能做出什么,那就要看各自的天赋和运气了。”邵奕很诚恳地说道。

很多化学方面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在发现那个改变世界的事物的时候,凭借的并不是自身卓越的能力,而是那突如其来的运气。

那句众所周知来自爱迪生的话语‘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用来形容化学那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只不过对于邵奕来说,有系统在,很多东西他可以直接拿出来,让这最初一批化学家去研究配比批量生产,而不需要他们去比拼灵感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