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他的眼睛看到摇篮中的二皇子,二皇子已长出几颗乳牙,正咧着嘴朝他笑。他伸出手指,去逗弄二皇子,不想二皇子白胖的小手一下子就握住他的手指。

“呀……呀……”

“他在说什么?”

“许是在唤父皇吧。”皇贵妃笑着道。

皇帝点点头,他记得皇后说过,大皇子一岁之前就会叫父皇。怎么二皇子都快一岁,还是不会叫人。

还有二皇子到现在都不会走路,相反,大皇子将满一岁就能走了。

说起来,似乎是大皇子要聪明些。

“他可会走?”

“还不曾,臣妾想着小孩子骨头软,过早让他走路好比拔苗助长,得不偿失。等他骨头长硬了,自然就会走了。”

皇贵妃从小长在北郡,那里民风豁达,风俗多样,是往来商旅的必经之地。自小她就知道将要嫁进宫中,长辈们是按照一国之母的教养她的。

父王曾说过,为后者,不光要贤,更重要的是眼光要远,见识要广。是以,父王常请人到府中,给她讲外面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

这些话,是某一个部落的长者讲的。她说万物生长,自有天定,不可强求。物如此,人亦然。好比花儿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什么时候结果,果子什么时候成熟都是有时节的。

她还说,孩子幼年不需要过早行走,否则就是违背定律。就像错过时节的果子,难以长成,极易萎落。便是长成了,亦不如意。

“你倒是不急,难道不想他事事先人一步吗?”陛下像是随意一说,还在与二皇子玩乐着。

皇贵妃心一突,笑得更加明丽,“臣妾从没有那样的想法,臣妾只盼他能一生康安,太太平平的,此愿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