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比起她们送的那些银簪子珠花之类的,碧姜此举,无疑是在打她们的脸。

财帛最是动人心,得了便宜,哪有不讨好的道理。除了汪氏,其余的几房媳妇明显热络许多。说实在的,之前国公府没有回来时,她们都被大房压着。

大房事事占尽好处,她们也不敢说些什么,谁让人家占着长。

“你们还不快谢谢郡主。”二房的白氏笑着,朝自己的几个孩子吩咐着。

很快稚嫩的谢礼声不绝于耳,碧姜含着笑,对他们露出和善的笑容。

此时,七房的那个新生儿哭闹起来,朱太君忙让他们回去。紧接着,几房人先后告辞,很快厅堂里只剩他们正房一家。

“看看,生怕少占便宜,连那不满月的都抱过来,也不怕吹了风。”朱太君摇着头,颇有些看不上那些庶出。

以前老国公在世时,府里乌烟瘴气的,那些庶子们天天想方设法地从公中捞好处,加上那些不省心的妾室,弄得整个国公府都像市井似的,吵闹不休。她天天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真是多看一眼都觉得难受。

“费些银钱不怕,就怕人心不知足。”

“我的儿,还是你想得开。偏生就是有人看不透,为了银财,成天斗来斗去。”

碧姜微笑着,眼睛随意四下看去,并未看到那位朱六娘。不知是被送回朱家,还是今日没有出现?

“母亲,怎么不见朱家表妹?”

朱太君叹一口气,“国公爷要大婚,我本想着,趁你舅舅舅母上门坐席时把她带回去。哪知她竟然病了,这不,正在屋子里养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