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看完信后,对琴嬷嬷道,“你派人去赵家走一趟,就说母命不可违,另去本宫的私库挑上几套宝石和珍珠的头面,还有今年进贡的面料,另外再选些补品等物,带去赵家。”

琴嬷嬷即刻去办。

一路派人送到赵家,巩氏得到皇后的准信,眉头舒展,对赵书才道,“娘娘说得没错,母亲遗命不可违。”

赵书才抚着短须,皱眉深思。

皇后让人送的头面和布料自然不是凡品,巩氏琢磨着,正好给雉娘当嫁妆,她让兰婆子将东西仔细地记录在册,然后放入库房。

常远侯府认亲当日,皇后一早就来到赵宅,窄小的周家巷早就被御卫军们围得水泄不通,街坊们都不敢开门,又想一堵皇后的凤颜,在屋内百般抓耳挠腮,从门缝里往外瞄。

赵家众在跪了一地,恭迎皇后驾临,皇后很平淡地让他们起身。

赵书才紧张得同手同脚,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生平见过最大的官就是知府和自己的妹夫,虽说与常远侯府是姻亲,可常远侯夫妇二人从未登过赵家的门,他也不好腆着脸上侯府的门。

虽然知道自己的妻子和皇后是亲姐妹,可听说归听说,真见到皇后本人,他还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皇后淡淡地看着他,很普通的长相,若不是穿得不错,看着就像个村夫,这样的人,竟然能娶到自己的亲妹妹,且妹妹以前还是他的妾室,如果没有多年前的事情,妹妹也是千娇万宠的侯府小姐,哪里是这般村夫所能肖想的。

她神色冷然,凤冠后袍,深紫的颜色衬得越发的高贵冷艳,在巩氏陪同下给母亲上了一柱香,“不孝女岚秀给母亲请罪,若不是老天开眼,让女儿遇见妹妹,恐怕女儿至死都不知母亲是谁,也不知母亲的冤屈,今日母亲沉冤得雪,女儿愿母亲在九泉之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