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她们也不敢真的嚷嚷,只不过是藏得再好,也会在神色中带出一两分怨气。

雉娘冷眼看着,心里明白,方家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她们母女的靠山,事实上,若她以后真的嫁给大公子,方静怡母女可能会视她为敌。

她为娘感到难过,有些明白娘为何当年会飘落在外,还给人当妾,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姐,怎么会甘愿为做小。

好在一路上,刘嬷嬷将赵燕娘看得紧,拘在舱房里没怎么出来,娘和爹两人同吃同住,看着感情又深了一分,娘能苦尽甘来,身为女儿,她是最开心的,夜深人静时,想到原身,又为娘感到心疼。

她想,她既然已经代替原主,对于这世的娘,一定要尽到女儿的孝心。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天气慢慢转冷,最后大家都只呆在船舱,很少出门,此行也算是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地抵达京城。

京中早已接到书信的众人亲友们早就等候在码头,一行人坐了二十多天的船,都已有些疲惫,一脚踩在地上,雉娘觉得一颗心终于踏实下来,再也不是那种飘忽晕沉无力的感觉。

方家的那位姑奶奶派了下人在侯着,方家两位夫邀请胥老夫人同行,老夫人推迟,说胥家会有人来接,方静怡四下张望,想看到那玉树挺拔的男子,却遍寻无果,眼底黯然神伤。

方家夫人们又和赵家人道别,客气地说几句,大意是让她们有空去大学士府上做客。

巩氏柔柔地应着,方静怡冷若冰霜地望着雉娘,雉娘对她报以一笑。

蔡家的两位小姐也被其姨母派来的人接走,码头上只剩胥老夫人和赵家人,赵守和也早就来了,一直在旁边等着。

赵书才想先送胥老夫人回去,老夫人摆下手,指了指柳树下面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她的孙子们已来接船,许是不想和别人碰面,怕是在附近哪里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