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这个神器是要等到稻谷晒干后,准备收进专门装门放稻谷的大木柜子里时才会有的最后一道工序。

打完晒干的稻谷中,有不少是只有壳没有米的糠,除非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否则很少有人会直接吃糠,所以要将糠和谷子分离开来。

另外,陆安珩还听外婆说过一嘴,说是糠混在稻谷中没筛出来的话,日后要碾米的时候便会吃亏。因为装有碾米机的人家,是按照稻谷的重量来收费的,如果糠多了,自然就亏了。

老一辈都是苦过来的,总是什么都要算得精细,半点都舍不得浪费。

恰好这个手摇的农用风车就能比较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老式的手摇农用风车几乎全部都是用木头做的,以造型有点类似一只简笔画的鸟,当然,要放大无数倍,没有嘴和尾巴。前半部分是圆形,后半部分是镂空的长方形。以这年头儿的木匠技术水平来说,完全能做出来。

风车的高度大概比人矮半个头,顶部做成一个倒三角的椎体样式,是用来倒谷子的地方。

“鸟”的眼睛部分,是镂空的圆形,里面用四块木片做成了长方形的扇叶,中间嵌了一根小铁柱,一直延伸到外头来,作为摇风车的手柄。使用时,只要握着这个手柄画圈就行。

长方形那部分的下方,两边一前一后都有一个开口向下,类似簸箕形状的出口,分离出的谷子便是从两个口子里出来的。分离糠谷的时候,一般会在这两个出口下方一边放一个箩筐,用来装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