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康熙笑的骄矜:“从制车到开店,都是他一个人张罗的,朕……真不知道该怎么骂这小子。”

来人啧啧称奇,竖起了大拇指。

而康熙更是昂着头,比夸了他心里还美滋滋,一脸与有荣焉,嘴里却谦虚的紧:“小儿折腾出来的小玩意儿,不值当什么,你若是想拿回去自己做,那边有图纸,一两银子一份,只一条,京中不许开店,外地随你,若有人问,便说是桃记的铺子,再者,有人从你处拿图纸,尽管给,但是要来铺子送一两银,或者去育婴堂捐一两银,就说是桃记捐的。”

他笑着说完,众人不住点头,这么个新兴玩意儿,孩子都喜欢,一两银子卖图纸确实不贵,但是不介意外散,就让人想不通了。

“这要是各处都开了铺子,必然每日少不了进项。”来人建议。

康熙摇头失笑,他正想说不必了,就见胤礽若有所思,他看向康熙,眨眨眼睛,示意他靠近说话:“先前说朝廷和地方开官坊,不若从平衡车开始?”

这东西简单,村里的木匠会做车轮子就会做这个,再者这属于豪华版,还有简略版,可以直接切个圆轮子串个洞就可以了。

“你说的倒也是。”康熙沉吟。

他挺心动的,用在孩子身上的东西,最需要质量,而且人也大方,咬咬牙也不会亏了孩子。

“那散出去的图纸?”康熙问。

胤礽颤着脸颊上的嘟嘟肉,笑吟吟道:“有官坊就有私坊,有竞争才有发展,大清总归越来越好的,不必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