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乃明君,立即下旨将皇贵妃打入冷宫,随后赐死。
皇贵妃知道自己逃不掉, 壮士断腕, 和丞相一起费尽心机地把自己和二皇子切割开。当时皇贵妃刺杀太子的计划,二皇子知晓,但皇贵妃那时候就担心万一事情败露连累二皇子, 所以拒绝了二皇子派来的人,也没再派人前去会二皇子。
事发后,二皇子因的确没有参与刺杀而逃过一劫,但却依旧受到连累,封地又被改了,改成更加贫瘠的一个郡县,此生一个郡王到头。
太子隐忍到现在,绝不可能留下后患。
丞相和皇贵妃一系的势力被铲除,二皇子惶惶不安,整日担惊受怕,开始服用安神药,不过十年便死了。
朝廷的风云诡谲,并没有影响到戚司。
当日怀着大肚子回来,将军府的人看到了,又惊又喜。随后戚司下了命令,谁也不能说出去,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回到了汴京。
太子一有空就朝将军府跑,他现在就是个聚光体,官员们都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渐渐的还是发现了端倪,知晓戚司已经回京。太子知道后把自己的侍卫调过来守着将军府,一只苍蝇都不放进来,没有人敢来骚扰戚将军。
然而将军回京是大事,尤其无召回京,更是皇帝的大忌。
皇帝身边也有人,自然得到了消息。
太子担心皇帝生疑,连忙进宫请罪。
最近为了铲除皇贵妃和丞相的势力,他没有收敛,在朝堂上显得咄咄逼人,势力空前膨胀。先前又抗旨不尊,没有及时赶回来。现在又偷偷带戚将军进京,手上还掌握着一战成名的燧发枪队。
如果皇帝稍微多想点儿,肯定以为他心怀不轨,和戚司密谋,想趁机取而代之。
自古帝王多疑,哪怕是明君,也如此。
皇帝喜爱太子,也愿意帮他铲除绊脚石,为他后面登基铺平道路,但是,他决不允许太子谋反!
当知道戚司已经悄悄回京,皇帝很惊讶,又想到朝堂上几乎一言堂的情况,他最近心里很不舒服。
太子匆匆进宫求见,皇帝这次却没见他。
太子知道皇帝心里起疑,无奈地来到将军府,把事情原委告知戚司,沉痛地分析利弊。
戚司虽然知道他有做戏的成分,但权衡利弊,的确只有把自己怀孕的真相告知皇帝,打消其心结,才能避免皇帝猜疑。
无奈之下,只能咬牙切齿道:“找个机会告知陛下吧。”
萧珉连忙道:“会的。”
“但是!”戚司躺在床上,拔高声音,“除了皇帝,不能告诉其他人,这是秘密!”
戚司已经做好了打算,木已成舟,打胎是不可能打胎了,只能把孩子生下来。可这孩子是他生的,是他戚家的孩子,绝对不要被皇家抢走。
万一透露了风声,保不齐会把孩子带进宫,以后想见一面都难。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隐瞒消息,偷偷把孩子生下来,再对外说是某个女人帮他生的孩子,母亲难产而亡,让两孩子名正言顺成为戚家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