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倒叫钱寿康心里特别感慨,道:我送你家去,再看看你爹。
关开涵应了,钱寿康路过集市,拎了瓶好药酒,到关家去了。进了屋,赵玉和忙迎进去了,又倒了茶来。
关开涵道:钱哥留下用饭吧,我来做,一会子就做好了。
钱寿康也没拒绝,这不正好到饭点了嘛,道:只是太麻烦。怎么好叫你下厨的。
关开涵却不以为异,撸了袖子就去厨房了,小凡给他打下手,洗起菜来也很利落。
关叔会教儿子,这个小儿子,真与前面四个混仗不同,说罢便将在地牢的事给说了,把邓智林给无语的。也不知道说啥。
这小五最好,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小五这种,关叔也别笑我,别看我在衙门里是混的开,吃得开,但真没几个读书人瞧得上我们的,吏不是官,可不算官,那些个清高的,哪个能正眼瞧一瞧,不瞧也罢了,还要骂一骂,但有一点半点的叫他们心里不舒服,就不高兴,钱寿康苦笑道。
这县里可不就有这类人,多的是呢。
关键这类人清高也没用,县太爷是七品官,一般也懒得鸟他们,他们呢也不鸟吏役们。这类人也就是前程有限的那一种。
邓智林听出来这是夸小涵呢,就是世事明了,人情通了,这才是真正的前程无限,而不是只靠学问,读书就能做得到的!
这上面的大员们,哪一个不是这样的人精子?!人家也不是没有原则,而是更圆滑,更有战略性。
反倒是死读书的,这一辈子都在乡里清高一辈子呢。
钱寿康喝着茶,笑道:叔将来有指靠。
邓智林也很意外,听着厨房里的声音,点了点头。
钱寿康很高兴,他们这些做吏役的,其实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类人了,上通下也通,就是得上面的人喜欢,他也得下面的人喜欢,这样的人,一旦起来了,那绝对是不一样的。得人心的,前程都是不一样的。
叔还舍得叫他下厨?那是写字的手,钱寿康道:不是说君子远疱厨吗?!
邓智林笑道:孔子说这话,是骂不务正业的人的。可是小涵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当然可以进厨房,况且是为孝道进厨房,外面谁敢以这个说他,我唾他去。
钱寿康听的直乐,这老头是精明,人嘛,一旦开始有名声了,就会有人非议,那些个秀才举人老爷的,要是听说了这关开涵一个异类,估计得骂,但这关兴护犊子护的连说辞都想好了,估计人家也无可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