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门,一来是说小涵的事,明年便有春闱,今秋又有乡试县试等,小涵就不必参加了,现在基础还厚薄,等到明年秋再说,胡奎道。
意思就是明年春闱要是出了什么事,恐怕会查到今年乡试县试的人上来,这是避开的意思了。
邓智林道:自当如此,他这耽误了三年,基础还薄弱呢,恐怕还得再沉沉性子,才能更精进些。倒也不必急于今秋就考。我与小涵也是这个意思。
胡奎笑意深了些,看着他,道:不请自来,可叨扰了。
哪里叨扰,只是未请先生,是我失礼,邓智林道。
既是如此,何不去我家中拜访,我看重这个弟子,是很想与关兄弟亲近一二的。胡奎道。
中秋前就欲让小涵去的,只是这家里的事耽误了,邓智林知道胡奎在说什么,估计是避不掉了,道:恕我粗人直言了,胡山长,我这真是一粗人,都说官民不同席,这乍然亲近了,现在倒没什么,往后对你我都不好。我敬山长敬在心里,却不必这么靠近的,实在是阶层不同,不能常常见面方好。人言可畏啊。
他是屠夫,是小民,往后还会是商人,若有钱了,这样凑近胡奎,他又与小涵有师承关系,这里面的干系多了去了
胡奎自然听懂了,笑叹道:都说知己难觅,其实碰到了,也难以亲近
邓智林是汗涔涔,自个也不知道哪里入得胡山长的眼了,这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个知己的,真的怪吓人的。
胡奎认真的道:之前觉得关兄弟没有读书,很可惜。现在却深以为,不管有没有读书,只要心中有一个义字,自有可以做到惠及与民的好事。今日真是受教了!
?
邓智林嘴角一抽,不过是做一个肥皂来,也不必这样说吧。他做出来是为了赚钱的,真的没那么高大上。
可是在他这样的人眼里,这就是工事惠及于民的小东西了。读书人是不会将这些工巧之类的东西看的多重,但是它们一旦出现,对百姓的好处,他们也是能看得到的。
胡奎有此感慨,也是很正常的。恐怕他的眼中首先看到的未必是利益,而是对百姓的益处和帮助。
对此,邓智林心里挺服气胡山长,都说古人读书人也是有气节的,这一种应该算是了吧,不会以他身处的阶层低而轻视,与他平辈相交,看人也不会先入为主。面对事情更是,总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是一个通透的,不令人反感的知识分子!
邓智林当然不愿意受此虚荣,便道:山长所说的,我也担不起,没那么高义,其实就是做些小东西,想要赚点钱而已!
我正是为此而来。胡奎道:不知关兄弟想如何分配这件大头利益。
这个读书人很直接,不拐弯抹角,邓智林都乐了,他就喜欢这一种,不避讳谈利益的人,才是真正的好读书人。只说理想不谈利益,那才是真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