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变着样骂我呢?!邓智林笑道:行,我老关不至于连个孩子都容不下的,况且这孩子看着就是个听话的。

邓智林看过去,小凡特别的乖,自己吃糕,还要抬头看向赵玉和,嘴里说着好吃,还要问他吃不吃?!

赵玉和眸光柔和,只是对着他笑,摇了摇头。

这一幕,大抵不可能在他与开涵之间发生,所以邓智林的心一下子就柔和了。

果然,叔真是个好人呢,张广才道:以后有人看家,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家蹲墙头了,是不是?!赵兄旁的没有,一把子力气是有的,要不然打柴的活,他也干不了。

打柴真的不是一般的活,要走很远,要爬山,还要砍好了,码起来,一直挑回来。赵玉和是没能力买板车的,牲口就更不可能买了,只靠人力。

这县城外的山,少说也有十几里路,也就是说,他一天来回打柴,都要走几十里路,而且还可能不是一趟,一天打两趟柴。

古代人就是这样的,为丁点卖柴的钱,哪怕一趟只得十来个钱,也从不吝惜力气。

所以可想而知,这打柴为生,是有多辛苦。

若是运气好,能打到像梨木,或是桃木这样的柴火,卖给有门槛的人家,还能多卖几十个钱,然而这样的机会是极少的。

为啥梨木,桃木值钱些呢,因这两样柴火烤肉之类的特别好。有些门第的人家,便是烤肉,也是讲究木柴的。

这样的生活自由,但绝对谈不上生活品质,当然,想要过得好一点,那更是不可能!

况且赵玉和也四十了,便是身强力壮的,还能有几年可以打柴呢?!一旦病了,累了,他一个人生活都够呛,还要再养一个,那更够呛。

邓智林自来古代,其实发现,这里是盛世,盛世是什么,当然太平。太平是其一,但生活成本并不低,哪怕这只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小县城,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质,那基本是没有的。

而猪肉多少钱一斤?!

每天价不一样,基本在二十钱到四十钱之间浮动,也就是说,赵玉和打一天柴,未必能买得了一斤猪肉,哪怕不吃吧,除此之外呢,没房子,得租,一年四季的衣服呢,还有吃的菜呢,哪怕打柴挖点野菜和野物维持生活,省点开支吧,但稳定性真的太差了!

所以找个主家干活是最好的。像赵玉和这种没手艺的人,只能打柴,要么打零工,而打零工,也未必能挣多少钱,去扛货,一天到头,未必挣的就比打柴的多,毕竟这县城不是什么大型的物流集散地,想找扛货的活,也少。

邓智林问他道:这么好看的孩子,怎么会丢了?!都养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