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们量过尺寸就凑到一块讨论, 不多时, 蒯祥就拿着图纸找到了顾长安,将他的打算一说, 才道:“这般做, 可以最大限度的容下更多的人休息。只是两侧耳房厨房火力微小,我担忧热度不够。”
顾长安步入耳房,他看着那个小小的房间,想了想才问道,“可以将整个耳房都搭成灶台么?”
一个通透的大灶台,前接厢房, 正接正厅, 后接罩房。两个耳房一共三面进火, 也不知道温度能如何。
蒯祥想了许久,才道:“厢房许是会冷。”
流民安置所的厢房修得并不太宽, 却很长。一个大通铺拉下来, 极可能热气走到中间便散了。
顾长安推出来, 又去倒座的南房看了看。
南房作为倒座房,也是一个狭长的房间。里面摆着一些简陋的家具,北面一段墙壁与西厢房相连。
顾长安想了想, 说:“你说想把这里做成一个吃饭的地方,那我们把饭桌垒成中空的墙怎么样?”
“一个两尺宽的桌面, 下面可以做窄, 中间设一个烟门, 从此进煤炭和柴火烧火加热。”顾长安比划了一下, “两边进热气。这样饭菜放在上面,也不怕凉了。”
“还能住人!”蒯祥插嘴道。他并不愚蠢,只是先前被固有思维固定住。顾长安一提,他脑子就飞速的转动了起来。
他们猫老爷提出的这种做法,其实与火墙差不多。只是将火墙变作了一个餐桌。他甚至不需要做桌面,只要在上面稳固一个木板子就好。
只是这般做,南房的人就住得不若其他几个房间的人好了。
但他们本来就只是为了帮百姓们越冬,只要能有一个比较安稳温暖的空间,别的都能往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