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兰笑盈盈说:“是的,是用公公名字。”

老太太老泪纵横,双手合十地拜:“感谢祖宗显灵,我儿子给村里修了条路,修了条路哟!”

“你年纪小,不知道修路有什么意义,”祝君兰回来后摸着谢云书的头发说,“老年人讲究福报,修路是大福大德,光宗耀祖。”

谢云书当然理解,即使不谈“功德”这样接近于玄幻的字眼,一条用“谢立新”三个字命名的路也意义深远,那代表着他爷爷的名字会写入本地的地志里,一直流传下去。

这晚老爷子一个人进了谢家祠堂坐到半夜,回来后淌着老泪跟老伴儿说:“我这辈子有今天,算是值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条路,谢祖望自己买下了个建筑公司,一应资质齐全,“立新路”就是他的公司承建的第一个项目。

跟祝君兰的服装厂不用熟人截然相反,谢祖望的建筑公司由谢大当工头,建筑队里的大部分工人都是村里的青壮年,又切切实实帮村里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

谢祖望提交的修路申请获批后,连乡长都来了家里问候老爷子。

半个村的人又涌过来围观,四面锣鼓喧天,鲜花锦旗,乡长跟两个老人家握手拍照,照片洗出来放大放进相框,挂在堂屋里。

杜家的子孙有在村委的,有在镇政府的,谁不想要继续往前奔前程呐,谁也不许杜晓萍再继续胡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