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是高中数学老师?刚才他没报出他的工作吧!”
柳晔呆看着。突然觉得有点不太真实。霍铭竟然真的记得高中知识?话说,就算霍铭大学还有学高数,但他大学也毕业好几年了吧。工作这么久,数学居然一丁点没忘,还牛逼到一听完题目就能立刻动笔?
霍铭写完。
主持人上前对答案。
主持人不住点头,最后拿起话筒:“恭喜这位先生,成为我们第一位闯过第四关的参与者。接下来,第五题……”
台下讨论声越来越大。
“高中数学老师,绝对是高中数学老师。”
“也有可能是大学数学老师。”
“没错没错。”
第五题,物理题:“设小球刚刚脱离斜面的时候,斜面向右加速度为……”
又是柳晔连题都听不懂的东西。
霍铭再次听了一遍就拿笔。
这回连主持人都不禁讶然了:“你可以看我手里的题卡。”
“不用。”霍铭没有拿麦克风,没有人听见他说这两个字,但主持人的话,所有人听得一清二楚,见霍铭径直走到白板前,大家就都知道,霍铭并不想看主持人手中的题卡。
又是风一样地挥笔疾书。
霍铭写完后,主持人对答案。
“全对!”主持人大声宣布。
“哇——”这一回,下面哗然。
“老师,肯定是老师!”
“看他年龄,也有可能是在读博士生。连题都没看,光靠听的。”
“博士生来玩这个,太大材小用了吧!”
议论声中,各种调侃。
柳晔眼睛都不会眨了。
接下来,第七题、第八题、第九题。
化学,历史,哲学。
除去依旧听题一遍就开始在白板上作答的化学题,历史题与哲学题他皆是拿着麦克风扣紧时事侃侃而谈。主持人捏着写满标准答案的提词卡,一会儿抬头看看霍铭,一会儿低头瞧瞧答案,整个人一愣一愣的。
谈及历史与哲学,表演台下有爱好这口的,不住点头:“没藏私货,答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
从第四道开始,主持人出的就都是高考的真题,最后两道文科题霍铭回答得虽然跟标准答案不太一样,但任谁一听,都觉得霍铭答得极好。胸中有墨,口才了得。
“他是读文科的吧?”表演台下有人猜测。
“读文科的数理化会那么好?”有人反驳。
“如果不是读文科的历史和哲学能说得这么棒?”被反驳的人也反驳。
站在远处的柳晔目光投在霍铭乪浲身上,再也挪不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