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的地理环境和天气,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平白变出耕地和水源来。
哪怕是运河修好了,北凉水源大增,的确是千秋之事,但……也仅仅是对运河沿途的百姓来说。
他也不可能在北凉境内,将运河修个十横八纵来。
理论上,这样的确能解决北凉的水源问题了,但这么多运河,哪怕在现代都不可能完成得了。
对于北凉,修一条运河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还是在情况特殊的时候,才有机会修建的这条运河。
所以,北凉之路,在保证自身农业的同时,发展商业。
而商业,只有与诸国互市,才能真正地让北凉成为商业重国。
莫少珩时不时结合北凉的情况说上一句互市的好处,他这是站在无数先辈的肩膀上,用上帝的视觉俯瞰,所以很多观点,自然能让重臣耳目一新。
用新思维轰·炸了一番金殿后,莫少珩跑路了,和诸国打交道的后续,就交给朝堂上的这些大人了,他现在忙着赚钱还债,朝廷是他的大债主。
接下来每次上朝,就是关于义务教育的事情了,天天和一群人打嘴仗,欢快得很。
众人:“……”
愣是将金殿变成了菜市场。
莫少珩还有理得很,每每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人气得牙痒痒,还拿他没办法。
最终,众人还是没脸这么快就修改法条。
按照莫少珩所言,开始在凉京推行了起来。
一是,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