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珩都有些莫名其妙,发难的话要将对方往死里打啊,打蛇打七寸,不死也要让对方残。

众人也以为这是燕王和太子之间的“日常”较量,若真有什么大问题,太子还真敢隐瞒不报不成。

这是影响北凉千秋的大事,一个不谨慎,那个因为兴修水利而亡国的前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圣人对此事的重视,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正在这时,突然有小碎步跑了进来,打断了朝议。

“禀圣人,风向官梁让,有要事面见圣人。”

众人一愣,凉京风向官梁让?

凉京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都等不到下朝,现在就要来禀告。

“宣。”上面传来圣人威严的声音。

梁让走了进来,不卑不吭,“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在城门之下喧哗,似有民乱之嫌。”

“凉京卫左都卫袁付已经带人前去调谐,目前情况不明。”

已经闹到城门下了?

有人赶紧出列,“闹事之人有多少?”

梁让答道,“百余。”

众人松了一口气,难怪只说是有民乱之嫌疑,百人还构不成民乱。

当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毕竟民乱,就代表着圣人无德,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反抗,对圣人的名声可不好。

不过,众人一会看看燕王,一会看看太子,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莫少珩也在看着赵棣,这样也锤不死赵岚啊,最多让对方恶心得要死。

这时,小碎步又从殿外传了进来。“禀圣人,风向官余知晓,有要事面见圣人。”

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似嗅到了一股不与寻常来的气息。

第35章 他搭起了“帐篷”

不过前后一盏茶的功夫,竟然有两个风向官入了金殿打断朝议。

莫少珩都不由得看向了赵棣,不过赵棣一点反应都没有,看上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样子。

风向官余知晓从殿外走了进来。

“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不满修建运河招工之事在城门之下喧哗,数量已过三百之数。”

嘶!

三百,已经达到了民乱的标准了。

明明刚才的消息还是仅有百余。

民乱可不是一个好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对圣人的问责。

招工的条件的确苛刻了一些,工钱少得可怜,但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以工代税,都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式。

难民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赚一些好处。

这种特殊的时期,处理得当,难民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这是圣人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