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上前,用手沾了一点,往嘴里一放。
整双眼睛都收缩了起来,虽然还有些苦涩的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盐。
非常细滑,干净的盐,甚至比一般盐的味道还要浓郁一些。
怎么会这样?
然后心头一震,今日是君子之约的最后一天。
回头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还在“震惊”他煮出了盐,而且……出盐量好大。
周围的士兵看向李垣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善了,青莲剑君的手也放在了剑上。
若是普通小国的皇子,在他国“意外”见到这样一幕,怕是很难再回国了。
不过,李垣倒是不怕,他东唐被称为上国,自然是有底气和原因的。
李垣一会看看莫少珩,一会看看赵棣。
结合这一路上的赶路,“……”
莫少珩这是“无意间”发现了大量出盐的工艺,正好被他瞧见了,北凉又不敢真拿他如何,所以他带着“无意间”看到的制盐工艺回东唐,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谁敢说莫少珩资敌东唐?明明是朝廷自己要放李垣回东唐。
甚至莫少珩发现盐的新工艺,还有功于北凉。
即没有损害北凉的利益,也没有资敌的嫌疑,只是多了一个无意间知道了新的制盐工艺的东唐皇子。
而赵棣是作为这次事件的足够分量的见证人。
赵棣已经在安排人封锁现场了。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得先验证清楚了,然后再向上禀报。
当然,也不能让东唐的人离开。
李垣:“……”
按理,他哪怕离开,莫少珩也会将工艺给他。
但作为一个“无意间”发现这么大秘密的人,就算赶他走,他也不会走,他得留下来弄清楚情况才是正常的表现。
莫少珩还在那里提醒,“你们别一个劲将盐往嘴里面塞,都没过滤彻底,有毒。”
李垣:“……”
才发现的制盐工艺,你就知道有毒了?能不能装得像一点。
赵棣在安排人按照莫少珩一开始煮盐的步骤重复了,莫少珩还在旁边指点,“我最开始好像是这样的……”
盐,这种东西太重要,莫少珩若是生了什么自己制盐来卖,那估计怕是活腻了,就拿北凉来说,连私卖盐都是重罪,更别说自己大规模制盐。
他只能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时机拿出来,一是利民,而也顺便给他换点功劳,立足的资本。
第二日,一匹快马,向凉京飞奔而去。
快马上的人,手持一血红的鹰旗。
这是北凉鹰师的八百里加急旗,哪怕是凉京卫都不能拦,拦者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