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湛把盟约递回去,“两国邦交,事关重大,南堰突然改口,定然是有人动了人家的底线。”

众人纷纷议论,“谁啊?”,“做了什么?”

崔国舅如坐针毡,他怵江湛,本不欲发言,可眼见着形式被带偏,他忙开口拉回来,声音激昂,“十三年来我南堰以礼相待祁王,这又把襄王奉为座上宾,哪有人敢动他们,我看呀,是祁王回国前想讨好国主,拿我南堰的岁贡回去邀功,为立储做准备。”

江湛眼风扫过来,崔国舅忙住口,往回缩了缩脑袋。

但是崔国舅这席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谴责,有人不信。

成康帝置身事外的迷瞪着眼,恹恹的神色和威武的御座格格不入,崔国舅清了三下嗓子,小皇帝方如梦初醒,慌忙端起脑袋,一本正经道:“近日北楚二皇子有意和我北楚示好,许诺他荣登大宝之后,必和北楚世代睦交,不但岁贡不变,还让出北地两城给我南堰。”

这个条件可太诱人了,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

李丞相接话道:“听闻这二皇子文才武略皆是翘楚,在北楚的支持者甚多,原本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无奈北楚国主念祁王是第一任皇后生的嫡长子,不好把储君之位传给二皇子,如果我们帮二皇子解决了这个困扰,那岂不是更显我们的诚心。”

李丞相所谓的解决困扰指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提议属实大胆,一时间无人敢接话,而是默默把目光投到江湛身上,等着听他的定夺。

江湛面沉如水,不置可否。

崔国舅看着心急,呵呵轻笑了两声,道:“这祁王有了襄王爷撑腰,行事越发的乖张,连誉王爷都不放在眼里,听闻誉王爷在春风乐坊有一红颜知己,谁知竟被襄王爷看上,祁王为了帮襄王得到此女子,弄出个什么失散妹妹的说辞,我南堰土生土长的姑娘转眼变成北楚公主,嘴上说的公主,等到了他北楚,是搓是揉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