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

“堇娘面线糊,味好料足啦!还有卤味,对啦,就是风靡咱们南城的堇娘卤味。”

“热乎乎地面线糊,再来点卤味,天凉了,大早上来一碗,全身都暖和起来。”

大娘按照李堇提前培训的口条,热情地吆喝着。

这种别开生面的宣传方式,把整条街的热情都点燃了,店里摆了六张桌子,店外的棚子底下摆了四张,很快就都坐满了。

“大叔大娘哥哥姐姐们,这面线糊里可以加卤味,大家看哈,要啥你们说,加荤菜两样一碗十文钱,加素菜两样一碗五文钱。”

面线糊这种小吃,安平人都没吃过,新鲜又暖胃,加上卤味,一下子征服了食客的味蕾。

还好都是做现成的,盛起来就能吃,今天陶氏来帮忙,才忙得转。

李堇开始考虑要请个人。

陶氏问道:“堇娘,你还记得鲁大嫂吗?”

“当然啊!”那是清河村唯一对他们家保持善意的人家,帮衬了他们很多次。

“我前些日子碰到鲁大嫂了,她带着鲁大哥进城看病了。”

“鲁大叔?他生病了?”

陶氏叹了口气,将鲁家的情况娓娓道来:“地裂之后,县令大人给几个遭灾的村的村民们新分了块地盖房,住的地方是有了。”

“但是田地没了,今年收成也没了,虽然县令大人开了粮仓给大家分了一些粮食,不至于饿死,但是今年过得很是艰难。”

“他们一家五口到山上开垦山地去了,有天干活遇上了暴雨,山路湿滑,你鲁大叔就摔了,把腿也摔断了,至少也得养个一百天。”

“他们逃灾的时候,银钱倒是带着了,就是他们家底本来就薄,这次你鲁大叔断了腿,又花费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