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马车里,探出头,瞥见锦绣华盖下,那名人人称颂的神子,竟然是一个七岁稚童。
玉察从这个小孩子身上,看不出任何一点儿佛缘。
他身材矮小,面容倒是可爱,目光呆呆的,一丝灵动的神意也无,就好像…被过度消耗干净,美玉过度打磨,失了光泽,神情若说是对世人的怜悯,倒不如说是毫无思考的麻木,苍白的,单薄的。
这样高高在上,这样枯燥无味,宝车下,拖着娘亲衣角,流鼻涕舔着冰糖块的小娃娃,都比他灵动狡黠三分。
哪怕,将这个神子,扔进盛京城任何一座私塾,只怕,他都要被先生打手掌心,责怪他出神,冥顽不灵屡教不通。
一汪秀丽潭水下,是常年不流动的浑浊,寂静的死水。
玉察起先还生疑,直到……她看到了神子旁边,站着谁——李游!
他的脊背永远笔直,微笑的弧度永远恰到好处,甚至,连眼眸中和煦的暖意,似乎精准地控制了分寸。
不愧是李家。
玉察心底一片冰凉,不愧是你啊,李游。
明面上有一个顾兆如,控制西域的商线,一手遮天,大肆敛财,只是这样,李家犹嫌不够。
再扶植一个七岁幼童,成为“神子”,将他捧上神坛,佛法氛围下,用传道授业的名义,潜移默化,借此控制西域百姓的思想。
前者,只是李家世代以来的策略,后者,完完全全是李游的手笔。
他知道,掌握了人性,人心,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