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兴华府的百姓可以说安居乐业,该种田种田,该捕鱼捕鱼,生活还是不错的。
但这些都没税收啊,朝廷说过,兴华府三年不交农税的。
晁山安慰自己,也行,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
能顾个温饱就可以了。
谁都能跟邑伊县一样那么富裕吗?
不存在的。
再说很多事情要慢慢来,他已经在尽量使用码头了。
在晁山终于上手了的时候,纪彬从汴京回来的消息传来,还让他吃了一惊。
在兴华府越久,他们这些人越明白纪彬的厉害之处。
不是有纪彬在,兴华府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么快,都说他百万棉衣送边域这事做得好,其中在兴华府的事更好啊。
那么多百姓能安居乐意,那么多船运人家因为纪彬才留下来。
不仅如此,甚至兴华府现在的很多作坊,都是他找人弄过来的!
可以说纪彬一举之力,盘活了整个兴华府的商业。
若不是他的话,现在的兴华府税收只会更惨淡。
所以纪彬一回邑伊县,一回纪滦村,他们这边立刻得到消息。
晁知府知道,很多兴华府的百姓都盼着他过来,兴华府的作坊也是如此。
虽然不知道盼着纪彬过来做什么,但总觉得他来了,那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