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陈不知道,以后每年的二月,忽然成了大家喝纪滦村黄米酒的日子,为的就是纪念谭刺史,想念谭刺史的清明正直。
也感念现在的刺史同样体恤爱民。
毕竟故事的结尾还夸了句现在的侯天银侯刺史,话传到他耳朵里,哪有不高兴的。
谁不喜欢好听话啊。
可侯天银知道,春安城治下百姓,将会更喜欢他。
他几乎是颤抖着手打开一个红木制的盒子,里面放着几本汴京内务府亲自印制的书。
封面大写的《焦氏棉》,里面对种棉内容无比详尽,从他到春安城之后,就已经陆陆续续送到各个县城,一个县城三本,基本每个县城都收到了,此本不可遗失,如果取用必须是抄录来用。
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恢复春安城的景象,把贪腐慌乱之气一扫而空,也该正式把这本书推出去了。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整个南军国所有知府,刺史,知县。
他们都不敢相信手里拿到的是什么。
更不敢相信这本书竟然写得那么详细。
这就是万民之福啊!
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圣人瞒得也太好了!
不对,圣人也太厉害了!
竟然悄无声息地,命人著了这么好的书!
在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开始为横空出世的《焦氏棉》震惊的时候,纪彬终于跟拉货的车队一起到了邑伊县杂货店。
四大车的东西,满满当当的,所以走得也比较慢。
等到二月十六才到杂货店后门。
但他们四辆车刚停好,准备排队等着卸货,后门突然打开,只听一个货郎惊喜道:“东家回来了!”
“什么?东家真的回来了?”
“对!还拉了四车的货物!”
“哇!东家真的没骗我们!终于有新的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