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出入都没有?
纪彬看着文书,又看了看送文书的柴尺,开口道:“全国棉价都是如此?”
柴尺点头:“对,太子诏令,加急送到南军国各地,今年的价格必须如此,超过两千文就要受鞭刑。”
鞭刑?
这也太狠了吧。
不过自家棉价刚好定格最高,这对劲吗?
不对劲啊。
柴尺道:“也巧了,正好你家棉价在范围内,也是运气不错。”
这是运气好吗。
纪彬闭上眼想了想,他这个价格只对两个地方的人说过,一个是本地邑伊县,一个是江南。
但都是小范围的说,根本没声张啊。
纪彬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个价格,他还对来宿勤郡的按察使讲过。
难道这边的按察使,是太子的人?!
纪彬越想越可能,否则这价格怎么一模一样,明明有那么多价格可以选,而且按察使怎么就找到黄家,这也太精准了。
而太子故意这么写价格,纪彬总觉得意有所指。
不会是自己想多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太子这份诏书一下,他这张网真的已经收起来了。
密不透风的网直接把所有跟禹王勾结,又或者不支持太子的人全都兜起来放在自己手心。
他那时候为什么觉得太子只是个温和的中年人啊!
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觉,让他有这种想法?
反正现在文书下来,纪彬都可以想象整个南军国是如何夸耀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