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有纪老爹的功劳,还有他家田地附近水源的功劳。
这十五万斤粮食卖出去也不贵,原本每斗米约莫五十文钱,一斗差不多按十二斤来算,就知道粮价有多贱。
收成好的年份是这样的,粮食产量高,价格就低。
近些年不禁酿酒也是因为收成好。
还是朝廷说“粮贱伤民”这才提升到每斗七十二文,一百斤的麦子也就卖个六百文。
十五万斤,也就买个四五百两银子,所以按照纪彬的想法,全都存放起来,自家自己吃。
什么时候都要有存粮意识,基本是刻在纪彬骨子里了。
至于仓库,则是又租了纪滦村不用的废弃房屋,现在都要没地方放了。
只等着宅子盖好,全都放到干燥常温的地窖里,那才是储存粮食的好地方。
收完粮食,这些地收拾一下,纪老爹他们正在进入农闲阶段。
也开始一年一度的秋社,差不多就是庆祝丰收的活动,再次雇佣这些农人们,就等九月十月,到时候不管是棉花地,还是麦子地,都要种上油菜。
不得不说,一年到头种这么多东西,真的很辛苦。
可农人们拿到最后的赏钱,也是兴奋得不行,原本在纪彬这里做做农活,一天就有四十文钱,虽说不是每日都有活干,但总是补贴了家用。
最后还有赏钱,也是意想不到的。
拿到最后红封最多的,当然还是纪老爹,毕竟他既管事,又下力,得了三十两银子。
再加上之前伺候棉花地的红封,纪老爹今年的收获也是不小,这也是他应得的。
至于什么儿子亲情那些,就别想了,好好过日子别瞎闹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