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眼里,倒是也不在乎他们这些。
纪彬虽然心里早就有数,可忽然接触到这些,还是不由得感慨。
但他已经明白焦家人为什么对种棉的书那样着急,看他们写下来的东西也更迅速了。
这里的四个焦家人还是识字的,写出来的东西都难以阅读,在汴京许多人焦家人只能口述,然后让人写下来。
纪彬也只能暂时承担这个责任,毕竟焦家人除了他之外,其他识字的人都不信任。
若是让别人帮忙写,只怕他们是不会给出去真正的资料的。
纪彬也可以理解,毕竟焦家之前被坑惨了,若是这出书的事再变成别人的,只怕这焦家主眉头会皱得更深。
谁愿意让自己一生研究的心血变成他人的东西?
所以在詹明带着柴力他们购物的时候,纪彬则跟焦农人他们在整理宿勤郡种棉要述。
毕竟江南这边的太好整理了,只要写清楚为什么不能种,这几页纸就过去了。
可是宿勤郡是能种棉的,而且宿勤郡各地的情况还不一样,只有去过那里的焦十一最明白情况。
这说起来可就是长篇大论了,打草稿都要几十页,真正形成文字,估计也是厚厚一沓。
短时间里真的不可能立刻写出来。
这还是焦十一跟纪彬早就有沟通的情况下,再写个其他地方的棉花,估计又是很长时间。
其实大家研究最深的,还是鲁地种棉的实际情况。
这话一聊起来,焦家四个人都有各自的见解,就算他们全都在这两三个月,只怕才能写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