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彬好笑道:“好好干活,回头让婶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大家立刻高声答是,做事更卖力了。
包达也在帮着收酸果,不过脸上带笑,明显觉得做得还行。
而且家人孩子就在附近,干活更踏实了。
酿酒坊经过短暂的慌乱,很快恢复秩序,伙计们还在作坊酿酒,只派两个识字识数的过来帮里长记账。
里长跟包达分了两个桌子,身边跟着帮忙称重的婶娘们。
来送酸果的人必须排队,不排队就直接送到队尾,若是再过分,那就直接回家。
至于想捣乱?
酿酒坊十几个小伙子,也没人敢捣乱。
酿酒坊人来人往的,干活的心里高兴,送酸果拿到钱的也高兴。
不少人惊讶地看着纪滦村。
明明这个村子之前跟他们村差不多,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变得让人向往。
再看看手里用酸果换来的铜板,若是纪滦村天天都收酸果,那就好了。
这些钱够只老母鸡,用来吃肉了。
家里好久没吃过肉了啊。
他们这里热闹,第二排正在建私塾的地方也热闹。
一挂鞭炮放完,正式动工。
盖新房子,在哪都是大喜事。
而且这盖的还是私塾,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能读书啊,这可是好事。
要是私塾盖好之后,他们堰河村的小孩能不能也送过来,上学真的是好事。
以前他们可能不懂,但看看纪彬,看看引娘。
引娘的变化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也有人说她是嫁了个好夫君才有现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