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杉从小接触烧陶,基本功肯定没得说,以后定然能烧出好看的陶器。
纪彬从这些“样品”中选择了乳白色跟浅胭脂两种颜色。
“这种可以烧出来吗?颜色要稍微均匀些。”
剩下的话由邓杉大哥帮忙回答,直接说道:“可以是可以,但做工时间会比较长,而且他烧制这种的也不多,估计要熟悉半个月。”
纪彬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如果可以的话,半个月后,我要这两种陶器,每样各十个,里面可装一斤就好。有瓶有盖,密封的要好。”
“一个这样的酒瓶,我花一百文买。”
一百文???
等邓杉两个哥哥睁大眼睛,但邓杉却比较淡定,他摇摇头:“土,土,土特别,特别难找。价格,价格,是,是这样过的。”
是的了,不同的瓷器颜色,不仅跟温度有关,也跟坯土有关。
所以价格贵是应该的。
纪彬是知道一点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占便宜。
纪彬又道:“以后要多了,土就好挖了吧。”
纪彬也看出来了,邓杉是个心有成算的人,他接下来说了几句。
大意就是,如果需要的多,可以雇人挖,成本会低。
这就是了,如果只要一两个,那自己去挖土,自己烧制,成本肯定高。
但做的多了,成本就能降下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大作坊一定会薄利多销,因为他们的大作坊的成本都会比小作坊成本低。
就拿原材料来说,大作坊的进货价跟小作坊可能不一样。
成本可不就下去了。
纪彬就喜欢跟邓杉这种聪明人交流。
他虽然淳朴的人,说话也艰难,可是心里都是有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