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地界啊,他们大多数人去邑伊县酒楼吃东西,都觉得消费不起好吗。
不过说到生意,纪彬看了看里长,见他也看过来。
两人明显有些默契,一起坐到角落里。
纪彬道:“家里酿酒,一个月最多能酿多少?”
里长惊讶:“最多?”
“嗯。”纪彬确定道,“最多。”
里长忍住激动,心里算了算:“五百坛,毕竟要收黄米,要有足够的地方,人手倒是不缺。”
纪彬手指敲了敲膝盖,开口道:“少了些。”
少?!
里长眼睛睁圆:“五百坛就是一千斤,这还少。”
“嗯,至少翻倍吧。”纪彬并非夸张,而是按照春安城行情所讲,低声道,“方才宣四哥提起平喜楼,里长对平喜楼知晓几分?”
里长摸了摸胡子道:“只知道是个极贵的酒楼,怎么了?”
纪彬笑:“我说的谈生意,就是跟他们谈的,他们要订咱们的酒。”
里长不敢置信道:“他们?!要订多少?”
“平老板给了我一百两定金。”纪彬如实道,直接把其中五十两银票给了里长,只是给之前又道,“但我许诺给他们的酒,却不是黄米酒,而是另一种甜酒。”
纪彬知道黄桂稠酒的方子,要求里长他们必须按照方子来做,酿酒工艺虽然各有差别,但其中道理相通,再加上极好的山泉水,做出来不难。
里长接下银票的时候,重重点头:“酿,回去了就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