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头巾,腰带,鞋面。
还跟之前的一样,用工扎实,但上面的画面老旧了些。
是春安城没什么人会穿戴的,只能低价卖给邑伊县其他人。
不过纪彬把这些东西都收下来,让引娘按之前的方法记账,不过这次他直接把钱给了引娘,让她回去就把钱分好给到众人。
只是有一点,这些东西他不收了。
没等引娘问话,纪彬就从货架后面拿出几匹绢布,这些绢布白皙柔软,一看就是好料子。
纪彬道:“一会我找邑伊县的裁缝,把这些布料裁成头巾大小,你照我说的做。”
纪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他来提供布料,丝线,让村里人加工。
善刺绣的就按照他给花样刺绣,善裁剪的就完成最后的工序做成头巾,腰带等等。
说白了,纪彬出料,村里人出工。
纪彬给他们计件付费。
比如做一个头巾给三文钱,刺绣则按照花样的繁琐程度有五到三十文不等。
对村里人来说,约等于无本买卖,只要有闲功夫的,都能去做。
不止纪滦村的人能做,堰河村的人也能做。
做好之后,纪彬再给卖出去。
至于销路?以纪彬手里的新奇花样,真的不愁销路。
他画出来的东西,那都是经过后世考验过的,都是既漂亮,寓意又好的。
拿到春安城之后,他不信卖不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