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想改革需S人?

鹰视狼顾 张通明 2287 字 24天前

话说回到张志文的身上,作为郑平案件的关键人物之一,张志文肯定很关注刑部对郑平的调查,所以他肯定知道了刑部流出的消息,在明知道郑平案件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张志文这个时候多半会上奏本主动请罪,以换取叶明盛对他的宽大处理!

事实也证明叶明盛想的没有错,张志文这份奏本确实是向叶明盛请罪,他表示在郑平这个案件中,他没有管理好幽燕布政司,让幽燕布政司出了郑平这个奸人,疏于管理犯下了失察之罪。

接着张志文在奏本中表示,是他将郑平推荐给了吏部,请求古三思与他一起推荐郑平的,总之他张志文在郑平事件中罪孽深重,无言面见陛下请叶明盛治他的罪。

看着张志文到这个时候了,还想要替古三思分锅,叶明盛也是有一些意外,其实早就在三天之前,刑部那边的消息还没有流传出来之前,古三思就已经是来面见叶明盛请罪了。

就在书房当中,古三思向叶明盛详细讲述了郑平时间的来龙去脉,这其中就包括张志文是怎么缠着他求他推荐郑平的。

古三思讲述的核心内容只有一条,那就是举荐郑平为他所愿,是他在张志文的强烈推荐下抹不开面子的无奈之举······················

当时叶明盛听着古三思的讲述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古三思回去照常办公,他要等刑部那边的汇报在做决定。

而今天拿到了张志文的奏本,叶明盛也就基本确定了古三思确实是被张志文给坑了!

但即便如此叶明盛对古三思也挺失望的!

即便说你古三思是真的抹不开面子,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才和张志文一道推荐了郑平,但是作吏部尚书,你在推荐一个不熟悉的人之前,不应该先派人去调查郑平的品性吗?

叶明盛不知道古三思在推荐之前是否调查了郑平,但无论古三思调查与否,古三思在这一件事件的表现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毕竟你要是派人调查了,没有调查出来,那更是无能至极!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的郑平事件,叶明盛对古三思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都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自从奉武军一统天下,古三思成为吏部尚书后,古三思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大!

当年那个锐意进取,无所畏惧,对工作十分积极的古三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吏部古尚书,和当年相比现在的古尚书,似乎是也变成了一个老g僚,没有了当年的冲劲,对工作也没有了当年积极的态度显的很懈怠!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问题的决策上,古三思显得是束手束脚,前怕狼后怕虎,有一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要求稳不出错就好的感觉··················

其实在前段时间的新朝成立的大封赏,叶明盛将崔绍封为了世袭罔替的荣国公后,也是有人向叶明盛建议,古三思的功劳虽然不如崔绍,但是也应该封一个侯!

对于这个建议叶明盛其实也是有过认真考虑的,虽然古三思从来没有公开表达过他对爵位的渴望,但是古三思是叶明盛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叶明盛还是很了解古三思想法的,他知道古三思是想要一个爵位的!

但是经过仔细的斟酌和考虑,叶明盛最终还是没有在这次的大封赏当中将古三思封侯,也没有给古三思任何一个爵位,只赏赐给了古三思一些财货,并且恢复了他吏部尚书的职位!

其实单论对大乾的功劳,叶明盛是同意那些人的建议,古三思虽然不如崔绍,但是封一个侯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既然在崔绍身上破例了,那索性在古三思身上也可以破例一次,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最终叶明盛还是没有成全古三思,并不是叶明盛在苛责古三思,而是叶明盛在释放一个,对古三思最近工作不满意的信号,叶明盛希望古三思能够认识到他的错误,变回曾经那个锐意进取的古三思,好辅佐自己完成改革!

但是可惜的是,叶明盛释放的这个信号可能是过于隐晦,导致古三思并没有很好的领会叶明盛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