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父钱母不懂这个,全权让他负责,只要他们闺女学了真本事就行。
二老想着,父母有、丈夫有都比不上闺女自己有,若是她学了知识将来当上文化人,有能力进城吃上商品粮,那他们夫妻俩也就放心了。
即便女婿有朝一日变心,他们也没甚好担心的。
毕竟到那时闺女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个儿,还不用留在乡下辛苦种地讨生活。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钱父钱母不懂这个大道理,但他们自有生活了大半辈子得出的人生经验,只希望自家孩子以后能走的更高,过的更好一点。
如此一来,钱宝丽反抗无效,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卫斯年的教导,暂时过上了白天念课文学文化、晚上偶尔还要和‘老师’来场小夜曲贿赂一下的充实日子。
因为太充实了,她都没心思再关注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这个时候,钱家村大队竞争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的投票大会也在如期举行。
钱父在说定的时间里召集村民们集合在村中的空地上,台子和桌子都简单的搭好准备妥当,等大家伙到齐后不用他再多讲什么,众人也都知道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做什么的。
废话不多说,集合完毕,投票大会就开始了。
本着公平的原则,报名参加的人中知青和本村人挨个轮流上台发言,做到谁也不偏袒。
首先上台的是村里一个小伙儿,也没拿发言的稿子什么的,全靠即兴演讲,把自己争取名额的能力和贡献一一讲清楚,虽说言语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但贵在朴实无华、情感饱满,赢得台下倾听的村民们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