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洵微微颔首:“娘娘谬赞。”但语气中丝毫没有一点受之有愧的意思。
若换了平日,谢刺史难免觉得此人不可一世,可现在周洵这舍我其谁的态度却叫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想了想,坦言道:“说句实话,两位莫见怪,若非娘娘与周将军回援,谢某恐怕撑不到明日便要降。”
周洵闻言大惊。
沈宜秋额上也沁出了冷汗,幸亏他们及时赶到,再晚一步,恐怕就万劫不复了。
她向周洵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开口,斟酌了一下词句,对谢刺史道:“使君不愿将士白送性命,宁愿一力承担降敌的骂名,可钦可佩。”
谢刺史跪倒在地,嘴唇颤抖:“有娘娘明鉴,仆死不足惜……”
她顿了顿道:“只是使君有所不知,阿史那弥真自以为见辱于圣人,心怀怨怼,伺机报复,绝不会因使君宽仁而善待投降将士和百姓,这是其一。北狄一向以战养战,先前的定远、新堡与怀远皆是边塞小城,到了繁华富庶的灵州,定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这是其二。”
周洵也点点头:“便是打到只剩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投降。”
谢刺史后背上冷汗涔涔,登时后怕不已:“谢某只知阿史那弥真曾在长安宿卫多年,深得圣人宠幸,以为他会念在皇恩的份上……”
沈宜秋与周洵对视一眼,都甚感无奈,皇帝的确是十分宠幸阿史那弥真,只不过是将人当作舞伎伶人般宠幸。
不过谁也不能道皇帝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