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相公说昨日母亲身子有些不爽利,我便盯着厨下炖了一份紫苏红枣汤,正好给母亲进补。”沈芷兰笑着说道。
“我不吃生姜。”萧氏淡淡说道在,这味汤一般叫做紫苏生姜红枣汤,是这个季节的进补良品。
沈芷兰立马说道:“相公记着母亲不吃生姜,因而特意提点过,这汤里没放生姜。”
萧氏听到儿子提醒,心下微感熨帖,便没有拒绝,收了汤就将人打发走了。
郑嬷嬷将人送了出来,笑着说道:“不吃生姜,是夫人一直以来的习惯,二爷和二奶奶有心了。”
沈芷兰忙道:“嬷嬷是母亲身边的老人,自来侍奉母亲周到细心,不知母亲还有哪些忌口,可否告知,也省得我日后犯了忌讳。”
郑嬷嬷脸上笑意更浓,便细细提点了起来,紧接着,最后似无意一般开口说道:“夫人上午要管家理事,午间总要睡一个时辰,但下午,却总能空出半个时辰来,从前这半个时辰夫人陪杨哥儿读书,如今杨哥儿入了学堂读书,夫人却闲了下来。”
沈芷兰闻言秒懂,立马向郑嬷嬷道谢。
等郑嬷嬷将人送走了,萧氏看了她一眼,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在门外说了那么久,有什么话好跟她说的。”
郑嬷嬷笑着说道:“二奶奶心细,向老奴打听您的忌讳呢,老奴看她也是个有心人。”
萧氏不置可否,说道:“也不知道能坚持几天。”
“这汤还冒着热气呢,夫人您还是尽快喝,免得凉了。”郑嬷嬷劝道。
萧氏端起那碗紫苏红枣汤,轻轻的舀了一口,见果真没有生姜在其中,又带着一丝丝不腻人的甜,萧氏一口又一口,最后竟然喝完了一整碗。
自这日后,沈芷兰每日下午都要去萧氏院子里一趟,或是带着一份补汤,或是请教一些事情,萧氏神色始终冷淡,但久而久之,竟也习惯了她的存在。
二月底,侯府的下人们从半夜就开始忙碌起来,侯府的主子们也全都爬起来给邵瑜送考。
待饮尽一碗状元汤之后,邵瑜提着考篮便出了侯府。
邵瑜没怎么紧张,送考的人倒紧张得不行,侯爷和萧氏夫妻俩躺在床上,本就有些失眠,这两个人一起担忧,那就更加睡不着了,索性就说起话来,一会担心邵瑜受冻,一会担心邵瑜挨饿,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恐吓,每人都获得双倍担忧。
邵侯爷这般想着,越想越害怕,竟然又爬了起来,冲进祠堂里给祖宗上香,对着牌位们念念有词,拜了又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