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擦了擦眼泪道:“西北苦寒,姨娘去给你缝一床被子。姨娘缝的被子又舒服又结实,你爹当年每次出征都会带着。”
江氏道:“去了边关就没什么好吃的了,二弟你喜欢吃六福居的酱菜和甜斋的蜜饯,嫂子给你买去,给你带着吃。”
齐舒志眨了眨眼睛,轻轻抚摸着子健的小脑瓜子,小声道:“叔父不在,子健要听话,可不能惹娘和奶奶生气。”
子健看着齐舒志道:“叔父你又要出远门吗?”
齐舒志点点头,子健又道:“这次去多久?也是三个月吗?”
齐舒志想了想,道:“等子健会背一百首诗之后,叔父就回来了。”
“啊?一百首?”子健一双小手纠结的捏在了一起,不过一想到早点背完叔父就能早点回来,他小小的脑袋严肃的点了点道:“好,我一定会很快背完的,叔父你也要很快回来哦。”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么么哒~~~~~
第66章 余宁后悔
这次去西北, 齐舒志除了带上了一队亲卫之外,府中的人他只带了两位。一位是邓晓, 邓晓无论是做护卫还是打探消息都是一把好手,他需要有这样的人在身边,还有一位是夏先生。
夏先生来到国公府已经三年了, 是三年前齐舒志苏州的表哥陆子兴举荐来的。
那时候正是国公府最艰难的时候,也是京城最冷的时候。齐舒志在那个时候几乎走投无路,他派人送信去苏州求助。奈何运河已经结冰,船只根本就过不来。一直到他自己死熬着设计还了大哥清白, 处死了沈堪, 这位夏先生才走陆路风尘仆仆的赶来。
他来的时候穿着身半旧的棉袄,手里拎着个包袱,一脸的胡子拉碴, 见到齐舒志就开门见山的道:“我是陆少爷举荐来的, 来的路上已经花光了银钱, 公爷就算对我不满意,也要等我赚够了路费才能赶我走。”
然后夏先生就在国公府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也不喜欢和旁人打交道。特意要求齐舒志给他安排在一个偏僻的院子里,除了一个给他洗衣扫地的婆子,再没有人出入他的院子了。
他在齐舒志身边算是先生也算是幕僚, 会指点齐舒志读书, 也会帮齐舒志出谋划策。做事是没得挑的,就是为人太过孤僻,整个国公府上下除了齐舒志他再不愿同旁人多说一句话。但齐舒志很感激他, 三年内他做的一切计划都有夏先生的参与。
夏先生或许不是那种算无遗策的谋士,但他总能点出齐舒志计谋中的漏洞,帮着他查缺补漏。齐舒志拿这位沉默寡言的先生当师父,也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