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盘剩下的菜,被装进两个盘里,董家的四个女人坐在西间炕上吃饭,每人面前一碗骨头汤。
吃过饭,董淑月跟着江珮去了老屋写作业。
老屋这边没有生火,冷得很。江珮准备把炉子点起来,这样炕也热了,还可以烧水。
下午她看见董志兆和过煤,很简单,就是把煤粉铲上两锨出来,放在地上,中间挖一个坑,倒上水,然后和黄土搅和在一起拌匀就行。
白天董卓安炉子的时候,刚好剩了一些黄土,正好可以用。
和好了煤,该着生炉子了,这个江珮是不会的,但是董淑月会。
先在炉子底的铁条上放一把引火的草,然后再在草上面放一些松球,做够让火烧起来就行。最后,在松球上铺一层薄薄的煤泥,中间留一个透气孔。
如此把炉子里面装好,外面盖上炉盖子就行了。
董淑月举着两只小黑爪子,跑去水盆里洗干净。
炉子很快烧旺了,用铁钩取下炉盖,挑一锨板煤进炉膛里,依旧在中间留空透气。放上水壶,就可以烧水了。
炕上,董淑月趴在小桌上写作业。江珮走去外面看了一样,前屋还有说话声,证明男人们还在喝酒,便回到屋里。想着织一会儿毛衣。
东间很静,能听见董淑月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老屋的后面是条路,正是往村东头走的,有的时候能听见人走路的脚步声。
“嫂子,我好像听见有人说话。”董淑月停下手里的笔,看着后窗的方向。
江珮也看过去,后窗很小,糊着窗纸,年岁长了,恐怕有人稍一用力就会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