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哈哈一笑,说:“小女娃应该不是北境的人吧?我们这儿除了大城有客栈,镇或者村里头,怎么会有客栈?”
华云晏心想也是,也笑了笑,说:“我是从上京来的,一时还不大习惯。”
“上京好啊,多么富饶,怎的想到跑到北境来?”
“家中探访亲戚……”
两人一边聊着,老翁一边将船栓起来,见华云晏形单影只的,说:“若是今晚实在不知道去哪,且来老朽的小舍里歇一晚吧。”
华云晏正愁没地方去呢,连忙说:“多谢阿伯。”
老翁脱下斗笠拿在手中,华云晏借着月光,只觉得他轮廓刚毅,目光如炬,再一想,一个小村的人,方才能立刻发现她穿的是军服……
她大胆猜测,问道:“阿伯以前也是从军之人么?”
老翁一愣,叹了口气,说:“很多年前的事啦,哦,我姓刘,你可以叫我刘伯。来,走这路小心点,石子多着呢。”
华云晏连连应是。
英亭村内,虽然现在入了夜,但村口老树下仍有老人围在一起下围棋,看棋的人举着火把,虽说观棋不语,但还有几人忍不住交头接耳,评定两三。
刘伯摇摇头,说:“这群棋痴。”
有人见刘伯回来了,举了举手上的火把权当招呼。
进了村里,屋舍俨然,偶尔有犬吠声,还有几个小孩提着灯笼嘻嘻哈哈走在路上,一看刘伯,停了下来打招呼,又很好奇地看着华云晏。
华云晏朝他们轻轻一笑,却把小孩们吓得四处散开。
刘伯说:“他们都小,除了见过村里的人,再没见过其他人,难免觉得新奇和害怕,你别见怪。”
华云晏摇摇头,说:“是我惊吓到他们了。”
刘伯看了她一眼,笑了笑,说:“到了。”
他们两人停在一座小茅草房前,房内有橘黄色的烛光,透着点点温暖。
华云晏随着刘伯的脚步走了进去,屋内,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正在缝补一件衣裳,她抬起头来,脸上虽然有些皱纹,但不难看出她年轻时也是个美人坯子。
“回来了……”她放下衣服,目光放到刘伯身后的华云晏上,问,“这位是?”
刘伯说:“上京人氏,是个小女娃,我今天渡她来英亭村,她没处去,我叫她先来我们家歇歇。”他说完,对着华云晏说:“这位是拙荆,你叫她刘婶就行了。”
华云晏立刻甜甜笑道:“刘婶,我姓周,您叫我周晏就行了。”
“原来如此。”刘婶拉着她坐下,瞧着很是合眼缘,问,“那你吃晚饭了没?”
华云晏还没回答呢,自己的肚子就“咕咕”叫了两声。
刘婶一笑,说:“你等着,我给你拿些玉米。”
吃了块玉米,刘婶给华云晏安排在了耳房睡觉,临走时,她还给她端来盆水给她稍稍洗漱。